促进工艺美术繁荣发展 福建政协委员建言建产业园育人才******
中新网福州1月12日电 (记者 闫旭)“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,品种繁多,技艺精湛,而目前还没有专业性、规模性的工艺美术产业园。”12日,在正于福州举行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,福建省政协委员、民进福建省委会常委、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陈礼忠建议,在省会城市福州建设工艺美术产业园。
陈礼忠认为,规划和建设适合时代发展的工艺美术产业园,可以为工艺美术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硬件支撑。他建议由政府提供工艺美术产业园用地,尽量靠近中心城区,同步配套政策和资金扶持。
“内求创新创作,外求发展拓展。”陈礼忠说,加强艺术家创新创作,形成正规文化艺术商业交易,共同打造工艺美术产业产值;刺激本土工艺美术消费,对外大力推广本土工艺美术产品促进外销;推出招商引资政策,政策扶持具有代表性、行业优秀艺术家,扩大产业园在工艺美术行业的影响力。
陈礼忠同样关注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。在他看来,任何产业持续发展,都离不开后备人才的渐进培养;工艺美术产业园不仅需要工艺美术师的人才,也需要行业管理人才、市场商贸人才。
因此,他建议,利用工艺美术产业园,与全国高校对口的工艺美术专业、经济管理专业、市场营销专业、展览展会专业、物流专业等合作,建立院校毕业生实习与工作的对接,增加就业机会,利用优秀年轻人才的持续加入,提供行业、产业“创造性转化,创新性发展”的新力量。
“当下是工匠技艺传承创新的新时代”,陈礼忠认为,福州若能建设工艺美术产业园,将为福建省工艺美术行业树立标杆作用,为福建省工艺美术繁荣发展作出一定贡献。(完)
新冠病毒感染没有“特效药”!丙种球蛋白不宜自行使用【科学防疫小贴士】(77)******
如何科学认识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?
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
病毒感染应该说没有特效药,有一些针对病毒的,比如能够抑制和干扰病毒复制的药物可以在病程早期使用。有的药物要求5天以内使用,其实最有效是2天以内。病毒刚进入人体、刚开始复制的时候使用药物干扰病毒的复制,能够减轻病毒的载量,然后减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,再加上自身的抵抗力,就减少它向重型、危重型发展。
如果病程超过5天,已经进展为重症、甚至危重症的时候,实际上这些抗病毒药是没有效果的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
从目前数据看,在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中使用抗病毒药物有它一定的价值,在已经进入ICU的人群再使用就没有效了。同时,一些轻症的年轻人,以及没有重症高风险的人群,使用这些抗病毒药物目前也没有看到明显收益。
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哪些风险?
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童朝晖
抗病毒药物,尽管高危人群早用是有效果的,但是必须注意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。特别应该注意,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。许多老年人合并有慢性基础病,平时需要服用一些药物。有的群众一听“特效药”,就给老人备点放在家里,老人就直接使用了,如果没有阅读说明书,风险更高。因此,服用药物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,或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应用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
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,也有药物之间相互作用,像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就不能同时使用奈玛特韦这类药物,否则就会出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。有些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病人,有时候要调整剂量,甚至不能使用,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来使用这类抗病毒药。
丙种球蛋白只适用于重症感染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
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、在ICU治疗的病人,可以使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。但这些药物不适合在家中使用,也没有预防作用。同时,这些药物要注意使用时机,比如炎症因子风暴等情况下使用才有较好效果。不建议大家在家里预备或者预防性使用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